【家有宝贝】孩子要不要单独睡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要让孩子单独睡,就如同面临再次“断奶”,其过程艰难而令人揪心。看看齐齐妈妈,反反复复、断断续续地训练了齐齐半年时间,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可见,这获胜的道路有多曲折。
那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不愿意单独睡呢?
孩子的原因:孩子们往往把独自睡在另一房间看做是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了,为此心神不宁、做噩梦和哭闹。就像齐齐那样,孩子还常常会将黑暗中朦朦胧胧看到的东西假想成妖魔鬼怪,加深了对黑暗的恐惧,不敢自己睡觉。
父母的原因:
1.过度满足。父母因为心疼孩子,一旦孩子不愿意单独睡而哭闹起来,就受不了而作罢。有时父母下定了决心,可爷爷奶奶看不下去,他们又把孩子接到自己床上睡。齐齐妈妈不就常常因为齐齐的甜言蜜语而放弃了对齐齐独睡的坚持嘛!
2.父母的情感需要。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和爸爸妈妈同睡一个被窝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很好,有益于培养亲子感情。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不必着急,以后自然就独立了。
虽然家长和孩子一起睡,让孩子在爸爸妈妈温暖的气息中甜蜜入梦,增加了亲密关系,但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的睡眠空间,对孩子的健康与成长非常重要。如何给孩子实行“独睡计划”?让我们共同关注。
1.告诉孩子“这是你的小天地”。
父母重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想象力,和孩子一起布置他的小房间或者小床铺,要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并告诉孩子:“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小天地,你可以在这里做很多事,爸爸妈妈都不会来打扰。”这样,孩子会感到他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自己可以说了算。
在孩子有“我已经长大了”的感受外,要在生活中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孩子对爸爸妈妈的离去或独自一人都会产生紧张情绪。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无论父母在家里的哪一处,都要让孩子听见你带有保证性的声音,让他清楚地知道你就在附近,没有丢下他不管。这样的安全感,可以为孩子增添单独睡的勇气和信心。
2.循序渐进的过度。
关于让孩子独睡,美国专家建议,要给孩子一个缓冲期,不能要求一个已和父母同睡成习惯的孩子立刻单独睡,要一步一步来。先让孩子白天小睡时单独睡,再让他慢慢习惯夜里也能单独睡。
所以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分床睡是因为他长大了,并不是你不爱他。到了晚间,开始我们可以在孩子房间陪着他们睡,一直到孩子睡着,再过渡到和孩子在床上玩一会儿,让孩子自己睡,最后过渡到你很快离开而让他自己睡。这样分段式的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让孩子习惯单独睡,而不是想一步到位完成孩子的独睡计划。
3.对孩子深夜造访仅作安慰。
如果孩子半夜哭闹,家长要立刻走到他的床边,安慰他一切都很安全,不用害怕,然后哄他睡着,千万不要径直把他抱到自己的房间。如果小家伙不请自来,要果断地把他抱回去。虽然这样会打断你的睡眠,但为了停止孩子这种造访习惯,必须这样做,也许几次下来,就会大小孩子深夜造访、寻求安慰的念头。
4.为孩子找个好朋友。
当孩子开始一个人独睡,对着一个空荡荡的大房子,他总会感到无端的害怕。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找些布娃娃做朋友,跟他说这些朋友会爱护他、保护他。到时给孩子留一盏小灯,为孩子开着房门。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小故事、儿歌来告诉孩子独自睡觉说明他长大了,他有那么多娃娃朋友,大家可以相互照顾,他并不是一个人。通过种种心理暗示,激发孩子潜在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做一个敢于挑战自我、勇敢地孩子,从心理上产生自己单独睡觉的愿望。
( 王凌云 本文转自网络)
用户登录